春天天氣干燥起來,“多喝水”自然成了養生口頭禪。今天讓我們來談談怎樣正確飲水,讓咱們要明明白白喝水。

突然血壓很高身邊又沒有降壓藥
血壓突然升高,會導致心腦血管病的急性發作,特別是因為各種原因高壓一下升高到180甚至更高的時候,如果此時不能馬上降壓,先要減少運動,最好平臥,同時暫時不要再喝水,因為喝水會增加血液循環的量,升高血壓,但不喝水只是應急時的辦法之一,關鍵是迅速降壓,血壓恢復后,只要沒有心臟問題,可以如常飲水。

服用了一些藥物之后
用水送服藥物能幫助藥片進入食道,還能減少一些藥物的副作用。但不同種類藥物所需要的水量不同,有些甚至不建議喝水。
一些治療胃病的中藥,比如含有黃連的苦味藥,它們是通過苦味刺激舌部味覺,促進唾液和胃液分泌而增加食欲的,服用時不要馬上喝很多水。
治療胃病的硫糖鋁、氫氧化鋁混懸凝膠、鉍劑等,它們是胃黏膜保護劑,服藥后在胃中形成保護膜,最好空腹飯前1個小時服用,或睡前服用,只需用水把藥片送服即可,服藥后1個小時內盡量不要喝水,避免保護層被水沖掉。
胃腸炎時服用的思密達,也是常用的消化道黏膜保護劑,具有較強的吸附力,藥物可均勻地覆蓋在整個腸腔表面,以吸附致病微生物,一般每袋3克,只需50毫升水沖服,不要過多飲水。
另外,像止咳藥復方甘草合劑、止咳糖漿、川貝止咳露等,服后也不宜馬上喝水。
提醒:一些特殊藥物,為減弱其毒性,避免對內臟(特別是腎臟)的損傷,建議服藥后每天喝水量在2000毫升以上。
例如:服痛風藥每天應喝水2000~2500毫升,以降低結石及腎內尿酸沉積風險。服排尿結石的藥后,也應大量飲水,保證一天內尿量2500~3000毫升,以沖洗尿道、稀釋尿液、降低尿液中鹽類的濃度,減小尿鹽沉淀的機會。
嚴重病毒性感冒
感冒了多喝水,多么溫暖的一句話。且住,對個別支氣管炎、細菌性肺炎等病毒性感染嚴重的感冒患者,不建議多喝水。
特別口渴時
夏季高溫低壓的天氣,時常折磨得我們汗流浹背、口干舌燥。此時,端起水杯一飲而盡,真是痛快無比。可這種做法并非人人適合。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來說,一次喝水太多,很容易加重心臟負擔,甚至誘發意外。

就算是青壯年,如果大量喝水而不及時補充鹽分的話,血鈉水平下降,一些水分就會很快被吸收到組織細胞內,導致細胞水腫,引起軟弱乏力、惡心嘔吐的情況。情況嚴重時還可能引起腦水腫,顱內壓升高,出現頭痛、噴射性嘔吐等癥狀,可能會有生命危險。

心臟病患者
心臟病患者,特別是心臟衰竭的,如果水喝多了,會增加心、肺臟器負擔,容易水腫或者誘發低血鈉癥。
而且喝水時,有的人習慣“豪飲”,但這種飲水方法對健康并無好處。快速大量喝水會迅速稀釋血液,增加心臟負擔,也容易把大量空氣一起吞咽下去,容易引起打嗝或腹脹。
正確的喝水方法是,把一口水含在嘴里,分幾次徐徐咽下,這樣才能充分滋潤口腔和喉嚨,有效緩解口渴。
65歲老人
推薦每天喝水1000~1500ml就行,注意不要一次喝下大量的水,以免血容量劇增,加重心、腎負擔。
未滿6個月的小寶寶
1歲以后,嬰幼兒的腎臟功能才能達到成人正常標準,如果喝水過多,腎臟無法及時排水;除非有醫學指征,依靠乳汁水分就夠了,不必額外喂水,也不要強迫寶寶喝水。
每天喝多少水?
那么回到一個根本問題,這個水到底該怎么喝?
根據我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薦,成年人每天推薦1500ml~1700ml水。按照250ml杯子來折算,就是6~6.8杯;按照200ml杯子來折算,就是7.5~8.5杯。

當然,如果是重體力勞動者或者痛風患者,必然是要大于這個推薦量的,通常是2000~2500ml水。
不過,大家也不要被這些數字把人框死了!如果真不知道自己喝水多了還是少了,給你個簡單粗暴又直接的方法:上廁所看下尿,如果是很淡的黃色或接近無色,那就不缺水!